备孕有一年的我,叶酸吃了无数盒,早孕试纸也已测到手抖,各种检查未见异常,想着自己没什么问题,再加之工作忙,也就以“顺其自然”为由一等再等。直到情人节那天,因为意外收到老公接二连三的节日礼物,我变得异常兴奋,老公随口一句:“你今天怎么了,是不是有了,这么高兴”。


其实早在两天前,“大姨妈”惯来的日子,我就偷偷测过一次,阴性。既然老公问了,怎么样也要迎合一下吧,于是沐浴前一测,还是无意外的只有一条杠,沐浴完准备丢垃圾时发现,隐约可见第二条杠,这让我又惊又喜,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条杠浅的可以忽略不计,但对于久经江湖的我而言,哪怕是浅到发白的第二条杠在过去的这一年里都是没有出现过的。淡定,第二天再测晨尿,果然,刚开始是一条杠,待洗漱完再次发现了隐约可见第二条杠,大喜,第一时间告诉闺蜜王医生,此时已有7个月身孕的闺蜜也是高兴,当场给我发了一个66元的微信红包,希望我此次妊娠也能顺顺利利。


早上来单位,抽血查β-HCG和孕酮,HCG118(mIU/ml),孕酮17.64(ng/ml)。做了十多年的妇产科医生,这个HCG值是我接待过的早孕女性里所见过的最低值了,心里有些打鼓,但至少表示36岁的我还是具备妊娠功能的,我自我安慰着。或许换成其他人而言,接下来那就是静静地等待超声检查时间了,可医生在面对有不确定因素时是不会甘于寂寞的,反正试纸还有,继续测,测到强阳性为止。


事与愿违,第三天测弱阳性,第四天测还是弱阳性,好不容易挨到周一,继续抽血,HCG329,孕酮16.85,这么低的HCG,孕酮还下降了,我恐慌了,该不是宫外孕吧,第七天测弱阳性,第八天测更弱了,做个阴超,除了黄体囊肿,宫内宫外毛都没有,再抽血,HCG78.4,孕酮9.86。我的天啦,我的孩子呢?我的卵子脱胎换骨这多年,终于等到了她的“男票”,手牵手还没来得及到屋里(子宫)坐会就双双化蝶了?这如果不是出于专业医生的敏感度这么频繁的检查,怕是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迎来了下一位“大姨妈”了,这算什么事啊?


这事就叫——生化妊娠!

WHAT?生化妊娠?教科书上有这么一说吗?


对,在第八版的《妇产科学》上确实没有提过生化妊娠,但作为医生的我确确实实经历过了。

所谓生化妊娠,其实就是一种“亚临床流产”,妊娠了,但是不成功,流产了。只是很多时候这种流产发生的悄无声息,甚至在你还没来得及发觉时,它便在“大姨妈”的掩护下速战速决了。

一般精卵结合6天后就开始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β-HCG),10天后抽血可查,14天后便用早孕试纸测出,所以笔者在例假推迟仅2天便测出了弱阳性。笔者的卵子和精子相遇形成了受精卵,但受精卵没有着床,没有去往子宫里继续生长,就双双殉情了,留下的唯一痕迹就是血HCG昙花一现的升高,没有临床妊娠,现在医学上称其为“亚临床流产”。


和自然流产不同,自然流产是在受精卵已经着床的前提下,因为各种因素没能继续生长,导致流产的结局。自然流产在发生流产前,HCG值会随时间倍增,而生化妊娠的HCG值异常的低,试纸只能测到弱阳性,很难达到强阳性。


有人会问,你是医生还会让它发生?


造成生化妊娠的原因很多。

首先是胚胎本身的质量不好,35岁就是高龄产妇了,笔者已36岁,卵巢功能自然输给了年轻的少女,所以笔者呼吁,什么年龄做什么事,生崽还是要趁早,莫错过了最佳的年龄;


其次就是生育能力的评估,卵巢功能下降、激素水平不足、宫腔环境不良等等,都有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,导致生化妊娠的发生,所以对于有过不良妊娠的女性而言,孕前咨询和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;


再者就是染色体因素和免疫因素,这是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不会想到的,但也并非常规检查,对于多次发生不良妊娠的女性,这些因素也要引起重视、逐一排查;


最后就是精神因素了,回到此文的第一句,医者不自医,笔者对于妊娠的高度期盼、弱阳性检测的过度紧张、低HCG值的过分焦虑通过频繁的检查已显露无疑。


好在笔者生性乐观,收拾好身体和心情,在妊娠的路上继续前行,毕竟偶发的一次生化妊娠对于下一次受孕还是影响不大的,做好孕期检查,排查高危因素,妈妈还是要做的,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!